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太阳成城官网研究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专项航次(3):满载而归

发布时间:2021-02-09

北京时间2021年1月1日上午8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太平洋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NORC-581航次的全体研究人员和船员们在登艇甲板上举行了一次特别的升旗仪式。伴着国歌,国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大家行着注目礼,内心的庄严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航行在西太平洋上,我们仍与祖国连在一起!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跟踪和探索海洋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勘探开发海洋资源的水平,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而如今,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从事的海洋相关研究为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图1 元旦升旗仪式

在马里亚纳海沟连续作业20天后,本航次的科研任务已完成大半,“科学”号开始向北返航。但参与航次的四位同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周力平教授研究小组的第四纪地质博士研究生安永睿、梁雍祺、商纪元和硕士研究生张婉莹)想到接下来的任务,内心却并不轻松。CTD采水作业仍在进行,除马里亚纳海沟外,在菲律宾海不同海盆、地形处也布设了站位,以期能够解密这片海区多个界面的地球化学、物理海洋和沉积地质过程及相互作用。同时还将进行首次重力柱沉积物采样。由于正值北半球冬季,受冬季风影响的西太平洋中纬度海区海况恶劣,加上寒冷的气温,给船上作业带来了未知与挑战。

尽管天气多变,在航行期间大家每天仍保持着固定的时间间隔风雨无阻地采集表层水和大气样品,每天清早和傍晚,安永睿都会站在侧甲板,用一个连着尼龙绳的小不锈钢桶“打水”,这种看似原始简单的方法其实也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既要让海水对桶充分润洗,又要避免小桶被翻涌的海浪卷走。为避免船舶尾气污染干扰,采集大气样品需爬上顶层的雷达塔,驾驶室的船员们知道后,每次采样都为我们提前关掉雷达,遇到夜间采样便会在塔下打开手电筒,默默地关注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图2 安永睿进行大气采样工作

采样作业并不总是顺利的。第一次沉积物重力柱采样时,由于站位选在帕利希维拉海盆中部断裂东侧,洋底火山碎屑较多,底泥过硬,重力柱仅下插到1.5m左右的深度且发生倾倒,在上提和回收过程中样品受到冲刷,柱状样品未能带回,仅留下外壁剐蹭的极少量泥样。后甲板上明媚的阳光的远处的彩虹相映成趣,却与我们沉积物重力柱作业失败的尴尬境地形成巨大反差。

图3 后甲板沉积物重力柱采集回收作业现场

尽管由于天气、海底地质条件等不可控性因素导致的意外状况时有发生,但好在首席张国良研究员和工程技术部的几位技术员们都在第一时间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给出了解决的建议,而船上的Wi-Fi也保证了四位同学能够及时与陆地上的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还记得第一次重力柱取样失败后,周老师在微信语音中鼓励大家:“失败是成功之母。”关于下一次沉积物采样位置、样品处理和保存等问题的讨论也使大家对下一次的采样工作重新有了信心,最终顺利回收了长达5.37m的沉积物柱状样品。

图4 周老师与海上课题组的同学们连线讨论

除了突发情况的讨论,安永睿每天都与课题组保持微信联系并汇报当日工作,周老师对我们在船上的日常生活和采样工作保持时刻关注,并提醒我们及时处理、整理相关采样数据并备份,合理安排好时间,保持思考以及保持交流讨论。

读书之人不慕名利,更重“神交”,“科学”号在“作站”之余也给了我们不少“神交”的机会,小组内讨论技术细节,组间交流科学问题,也是一大幸事。船上有不少好书,也有不少好书之人,阅读之中,心领神会,从《深海浅说》到《人类简史》,心意相通,好不乐哉!除了这些日常的交流,“科学”号在站间空隙插出的学术报告更是充满着思想的火花。学术报告由首席张国良研究员打头,开篇洋洋洒洒两个小时,从星际空间一直讲到板块深部的碳循环,给我们后面的报告人做了示范却也给了不少的压力。梁雍祺和安永睿在站间航渡分别做了报告,其一是安永睿的“稳定水同位素原理与其海洋学应用”,其二为梁雍祺的“放射性碳同位素示踪大洋环流”。

稳定水同位素意即水中的稳定氢同位素和稳定氧同位素,一般指2H和18O分别对1H和16O的相对含量。水同位素在海洋学领域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在于它可以进行溶剂层面的示踪,直接反映水的相变和水团之间的混合交换过程。船上的报告,交流为主,首席的提问可毫不含糊,几个重要海峡的开闭对于水同位素分布的影响,异地源区降水对表层海水稳定水同位素分布的作用,如此种种让我们得到了不少新的思路,也学到了不少地质学家考虑问题的角度。

图5 安永睿在“科学”号上做学术报告

梁雍祺的放射性碳同位素一般指14C,也即是测量14C对于12C的相对含量,前面提到首席的报告里可就有地球深部的碳循环,对于梁雍祺的报告自然是有更多的话想说,首席对海底自生碳酸盐岩的形成特别感兴趣,首席助理张吉和我们交流了海底地形对环流的影响,而这一问题恰好也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船长、队长、船员、工程师们和各位老师同学也都从各自的角度发出了独特的声音。

图6 梁雍祺在“科学”号上做学术报告

在完成本航段所有目标作业之后,“科学”号开始乘风破浪、加足马力奔向祖国的方向。随着一路向北航线,海况也越发恶劣,翻滚的海浪甚至能打到五楼甲板,不禁使我们想起了航程伊始一系列安全培训时的应急操作,不过看到船长和船员们镇定自若的样子,大家的心也逐渐安定下来。如同刚启程的几天,船上的大部分人员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晕船症状,正如那句顺口溜:“一言不发,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六腑,七上八下,久久不停,十分难受”。室内室外、躺着坐着站着蹲着倚着趴着……没有一处得以缓解,胃里翻江倒海,头晕天旋地转,整个人都处于漂浮状态,好在大家相互鼓励照顾,再加上有了经验,不至于像出发时一般“狼狈”。

图7 返程时“科学”号在西太平洋在巨浪中前行

1月11日中午,终于可以站在前甲板上远远眺望远方若隐若现的青岛天际线,越来越近。我们在青岛大港停靠,至此在西太平洋上漂泊行驶了50天的“科学”号考察船完成了科学考察采样任务,行驶了28644海里后平安返回青岛。由于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尽管中途未曾靠港相当于隔离了50天的我们,仍然要完成入境流程:在大港进行核酸检测,在等待核酸结果并进行海关人证核验之后,“科学”号于1月12日在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园区码头停靠,我们踏上了久违的陆地。

图8 遥望青岛海岸线

周力平老师早早就带着同组三位小伙伴们(博士研究生赵城和硕士研究生时婧玥、万博)来到青岛。四位同学刚踏出船舱,便在甲板上看到了周老师守在码头迎接我们的归来。

图9 商纪元、张婉莹、梁雍祺和安永睿走下“科学”号

尽管心情激动,但靠岸并不意味着出海任务的结束,样品的卸货与运输, 以及返校前需要的第二次核酸检测等事宜尚待进行,大家只得暂时按捺下分享出海趣事的冲动。

在本航次中,四位同学共采集到马里亚纳海域和菲律宾海海域的共13个站位的稳定水同位素、稳定碳同位素和放射性碳同位素水样共计210层。其中6个站位用20L大桶采集多同位素海水样品共计97桶,其搬运和运输的工作量可想而知。除此之外,还有长达5.37m长的沉积物柱状样品,尽管已经分为了三段,但在狭窄的船舱内进行移动仍是障碍重重。

1月12日下午,在经历了5个小时的忙碌后卸货的工作终于收尾,目送着物流货车驶离码头后,大家也踏上了返校的路途。至夜间11点,出海小分队的七位同学终于抵达了学校,望着熟悉的东门,一切如昨却又恍若隔世。为最大程度上避免样品受温度等条件变化的影响,大家必须在第一时间卸货保存,今夜又是一个不眠夜。周老师已提早在自习室备下了奶茶、小点心和水果,博士生曹拯也一同迎接大家的归来。大家围坐在教室,热烘烘的奶茶,正在直播的国际上刚刚启动的季风系列报告第一讲驱散了同学们的困意。

图10 载着2吨多海水样品的货车抵达逸夫二楼

13日凌晨4点,载满样品的货车终于到达逸夫二楼的楼下,周老师担任总指挥,大家将样品分门别类地划分好,分别运送到不同的实验室保存,虽然忙碌但也有条不紊。数不清平板推车来来往往了多少趟,等全部样品被安置完善,天已经微亮。经历了整整24个小时的连轴转,每个人脸上都是难掩的倦容,但看着实验室内满满的收获,快乐与满足也不由盈满心房。

航次至此已经告一段落,这出海的51天里有太多的惊喜和难忘。“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类是如此渺小的存在,却敢于直挂云帆,只为一窥沧海的奥秘。我们的探海之路,还在继续。

梁雍祺、张婉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