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2020思政实践】44118太阳成城集团赴广西百色凌云县开展“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思政实践课程

发布时间:2020-08-06

2020年7月28日至30日,44118太阳成城集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开展“聚焦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思政实践课程。课程团队通过实地参观、入户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调研凌云县“红色为基,绿色为凭,古色为底,特色为擎,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脱贫攻坚实况。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模式,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书记刘耕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44118太阳成城集团研究员朱晟君、44118太阳成城集团团务常委副书记周伟、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李艳提供线上指导,44118太阳成城集团2018级硕士生杨乐担任线下带队助教。本次思政实践课程特别邀请到44118太阳成城集团优秀校友、44118太阳成城集团2014届博士毕业生、基层选调生谢旦杏担任校友导师。全院27位本科生参加课程,4位研究生全程提供调研指导。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建领航乡村振兴

在凌云县,课程团队成员先后参访了凌云县民族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碑以及彩架村红八军突围战斗纪念馆。在民族历史博物馆革命烽火展厅,同学们认真聆听了凌云县的革命历史和先烈事迹,回顾了革命斗争的那段峥嵘岁月。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同学们庄重肃立,默哀3分钟,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在下甲镇彩架村红八军突围战斗纪念馆,党校老师动情地讲述了战斗经过,在场同学无不动容。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同学们重温革命历史,牢记初心使命。革命成功之后,无数干部群众在凌云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战天斗地,为建设家乡而奋斗,这其中便涌现出了“猪笼洞”精神。猪笼洞在2003年以前是浩坤村7个自然屯千余名群众通往外界的唯一通路。2003年,当地干部群众夜以继日、投工投劳,终于凿通了岩流隧道,步入了奔小康的快车道。同学们亲身攀爬了猪笼洞,体会了当地群众过去生产生活条件的艰难困苦;在浩坤村史馆感受了党建引领下浩坤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其党员宣誓广场齐声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接受艰苦奋斗崇高精神的洗礼。

文中-默哀.jpg

图1 在凌云县烈士纪念碑默哀

壮志凌云创新篇,青山绿水致富经

凌云县位于滇桂黔边的喀斯特地貌石山地区,早年石漠化问题突出。近年来,凌云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全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旺县”发展战略,将绿色生态与旅游巧妙结合,形成了宝贵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对于该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巨大。本次实践,同学们主要参访了茶山金字塔与浩坤湖两个“生态+旅游”示范点。茶山金字塔现已成为集采茶、制茶、品茶、生态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浩坤湖在打通进村隧道之前仅有猪笼洞与外界相通,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课程团队师生了解了凌云县坚持党建引领带动的旅游扶贫模式,学习了乡村综合治理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模式,加深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识。

2-文中-调研.jpg

图2 在下甲镇平怀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泗水滨千年古府,云深处底蕴悠长

凌云建制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州、府、县治历史,又地处百越,汉、壮、瑶等民族杂居,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悠长。课程团队师生参访了凌云县民族历史博物馆、水源洞、泗城文庙、茶山金字塔、浩坤村史馆。在凌云县民族历史博物馆,同学们对凌云县的历史沿革、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有了总体认识;在水源洞,同学们参观了当地的石刻文化;在泗城文庙,同学们了解了当地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在茶山金字塔,同学们观摩了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非遗传统白毫茶制茶工艺。在参访中,课程团队师生深入探讨了如何以前瞩性的眼光打造传统和民族文化名片,通过弘扬民族及历史文化凝聚民心,不断以文化影响力带动经济发展。

3-文中村史馆参观.jpg

图3 浩坤村村史馆参观

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劳模效应助绘小康蓝图

凌云县处于大石山区深处,地形崎岖不平,耕地少,发展空间受限,粮食产量低,曾经使当地农民深陷贫困之中。凌云县转变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扶持茶叶、桑蚕、油茶、乌鸡、茶乡黄金冠鸡“三张叶子两只鸡”产业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大力发展百香果、牛心李等种植业,延伸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各村的基层党组织中,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冲锋在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下甲镇平怀村“特色产业-桑蚕繁育基地”,同学们访谈了全国劳动模范郁再俭支书,了解了他带领平怀村翻身致富的事迹。团队成员还在泗城镇旦村瑞东乌鸡养殖场调研了乌鸡养殖特色产业、在加尤镇央里村大寨屯调研了百香果特色产业、在茶山金字塔调研了白毫茶特色产业、在水陆村平里屯调研了手工红薯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学习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特色经验,了解了基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实际。

4-wenzhong-调研百香果.jpg

图4 央里村大寨屯调研百香果种植特色产业

扶贫先扶智教育先行,大病不返贫医疗兜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课程团队在深圳市盐田区对口援建的当地小学进行调研,了解教育扶贫的具体做法,当地老师和家长想尽办法争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思想转变给课程团队师生很大触动。在凌云县人民医院,课程团队师生调研了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的重要举措,包括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开展健康惠民服务、推动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等。在访谈住院的贫困户后,同学们发现政府的报销力度大且落到实处,不需要担忧费用问题,也不用担心结算时的奔波,极大地减轻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经济压力。此外,同学们在入村访谈贫困户的过程中还了解到政府对于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的安置和后续扶持措施也落实到位,新居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供了大量公益性岗位并制定了相应的就业创业及职业技能培训方案。

5-wenzhong-慰问贫困户.jpg

图5 在浩坤村慰问贫困户

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同步联动

在开展全面的实地调研之外,思政实践团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行前动员会、主题团日活动、评议会、读书会,深化内化实践成果,坚持理论引领,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覆盖全程。在“勇担时代之责,绽放青春之花”主题团日上,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委书记刘耕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44118太阳成城集团研究员朱晟君以及校友导师谢旦杏与学生代表分别结合自身经历和在广西百色凌云县的调研,分享了对总书记给青年回信精神的感悟。在每日评议会上,课程团队在陈培永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以来给青年的四封回信精神,分享了基层实践心得、作总结汇报。读书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李艳博士带领选课学生研读了《反对本本主义》等,结合在凌云县的实践经历,加深对实地调查方法的理解。团队成员还就《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等作读书报告交流。同学们表示,这次深入到凌云县来实地考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相结合的宽广视角。

6-wen-入党誓词.jpg

图6 主题团日上重温入团誓词

7-wenz-评议会.png

图7 每日评议会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尤其在疫情形势好转后的复工复产阶段开展思政实践,具有特殊意义。思政实践课程师生以思政理论为引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走进广西百色凌云县基层,用实践的脚步丈量基层,观察、体悟并投入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之中,切实感受到了在乡土中国之上跳动的时代脉搏。接下来,课程团队同学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在广西百色的实地调研,加强思政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学习如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基层工作实践,思考如何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青春书写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8-wenz-合影.jpg

图8 课程团队在当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