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尧
职称:教授、博雅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植物群落生态学,生态遥感,生态化学计量学
通讯地址:
Tel: 010-62754039
Email:zytang@pku.edu.cn
工作经历
2021.08- 博雅特聘教授,44118太阳成城集团 Boy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2007.08-2021.08 副教授(2019年起任生态学系主任),44118太阳成城集团 Associate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2009.10-2010.10 访问学者,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动植物科学系 Visiting Researcher,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04.04-2007.08 讲师,44118太阳成城集团环境学院 Lecturer, Peking University
教育经历
2003.12 理学博士,44118太阳成城集团城市与环境学系(环境学院). PhD, Peking University
1998.09-2000.09 硕士研究生,44118太阳成城集团城市与环境学系 Master Student, Peking University
2001.10-2003.10 奔驰访问学生,德国汉诺威大学生物学系 Daimler-Benz Fellow, Leibniz University of Hanover
1998.07 理学学士,44118太阳成城集团城市与环境学系 BSc, Peking University
学术与社会任职
2024-: 植物生态学报 副主编
2024-: 中国生态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023-: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23-: 北京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
2022-: 中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021-: 北京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会理事
2018-2022: 中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8-:《中国植被志》编委会 副主编
2016-:《中国大百科全书 生态学卷》编委,《群落生态学》分支副主编
2020-: Plant Diversity,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2019-: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s,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6-2020: Phytocoenologia,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4-: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Editorial Board Member
2014-2024: 植物生态学报 编委
2013-: 生物多样性 编委
荣誉与奖励
2024: 44118太阳成城集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3: 44118太阳成城集团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2022: 44118太阳成城集团教学卓越奖
202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20: 44118太阳成城集团优秀班主任
2019: 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4完成人)
2019: 环保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6完成人)
2018: 44118太阳成城集团曾宪梓优秀教学奖
2013: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3完成人)
2010: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第3作者)
一、在站博士后与在读研究生 Postdocto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博士后 (Postdoc.):张艺伟、左振君、崔增、上官子健、张宏图
博士生 (PhD students):唐荣、张勇强、宋珊珊、尼格娜热. 阿曼太、翁许湘、戴梦得、白云昊、陈金龙、杜文瑞、董昆鹏、张秦泽
硕士生 (Mater students):林熠伟、施辰玥、文絮
二、出站博士后与毕业学生 Former postdoctors and students
出站博士后 (Postdoc.):
黄力 (Li HUANG), 2024. 中国古树大尺度格局及留存机制. (入选44118太阳成城集团优秀博士后)
郭焱培 (Yanpei GUO), 2023. 热带森林树木生长的限制因素. (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孟媛媛 (Yuanyuan MENG), 2023. 黄土高原人工林时空动态及其生态效应遥感分析.
陈霞 (Xia CHEN), 2023. 基于数据整合的森林生物量积累及树木水分运输性状调控研究.
毕业博士生 (PhD students):
张宏图 (Hong-Tu ZHANG), 2024.邻体相互作用对中国东部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CSC-fellow to Uni-Jyvaskyla,44118太阳成城集团优秀博士论文).
张艺伟 (Yi-Wei ZHANG), 2023.基于高光谱遥感的青藏高原典型草地群落功能属性研究. (CSC-fellow to Uni-Twente).
刘同彦 (Tongyan LIU) (硕转博), 2022. 中国亚热带森林树种多样性对树木微观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艾尤尔.亥热提 (Gheyur GHEYRET), 2020. 中国亚热带森林常见树木径向生长及其影响因素.(入选新疆自治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郭焱培 (Yanpei GUO), 2019. 中国北方灌丛分布、结构与功能. (CSC-fellow to Uni-Zurich).(入选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郭强 (Qiang GUO) (硕转博), 2019.中国东部典型森林、 树木生长及其稳定性格局. (CSC-fellow to Uni-Zurich).
张则瑾 (Zejin ZHANG), 2016. 中国陆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现状及效应.
池秀莲 (Xiulian CHI) (硕转博), 2015. 中国东部森林树木生长的区域分异及影响因素.
张建华 (Jianhua ZHANG, U-CAS), 2014. 氮添加对北京东灵山灌丛碳循环的影响.
毕业硕士生 (Master students):
张思怡 (Siyi ZHANG), 2021. 基于物种组成差异与栖息地完整性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分析
张雪皎 (Xuejiao ZHANG), 2019. 中国亚热带4种树木树干液流动态及其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张新悦 (Xinyue ZHANG), 2019.塞罕坝地区近30年来的土地覆被变化.
蒋旻炜 (Minwei JIANG), 2018. 中国灌丛土壤碳氮磷含量与密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闫昱晶 (Yujing YAN), 2016.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特有种子植物分布的影响.
刘长柱 (Changzhu LIU, U-CAS), 2014. 秦岭太白山森林植物群落的功能与谱系多样性.
杨弦 (Xian YANG), 2014. 中国北方温带灌丛碳、氮、磷含量与储量.
赵广华 (Guanghua ZHAO), 20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效应.
毕业本科生 (Undergraduates):
杜文瑞 (Wen-Rui DU, 2023)、赵溧 (Li ZHAO, 2022)、刘威 (Wei LIU, 2021)、白云昊 (Yunhao BAI, 2020)、
汪毅 (Yi WANG, 2019)、张宏图 (Hongtu ZHANG, 2019)、李婧 (Jing LI, 2019)、陈候清 (Houqing CHEN, 2018)、
张思怡 (Siyi ZHANG, 2018)、郭强 (Qiang GUO, 2014)、宋倩倩 (Qianqian SONG, 2013)、闫昱晶 (Yujing YAN, 2013)、
陶泽兴 (Zexing TAO, 2012)、李卓楠 (Zhuonan LI, 2010)、余乐 (Le YU, 2010)、钱致儒 (Zhiru QIAN, 2008)、
饶雪莹 (Xueying RAO, 2008)、汪洁 (Jie WANG, 2008)、彭李菁 (Lijing PENG, 2007)、李晶 (Jing LI, 2006)、
郭兆迪 (Zhaodi GUO, 2005)
访问学者 (Visiting scholar):
张璐(Lu ZHANG, 2024)
欢迎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及相关学科学生联系报考;欢迎本科生加入课题组开展学术活动;长期招收群落生态学、植被生态学以及生态遥感方向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见科研课题部分。Prospective students and postdoctors interested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ecology and/or biogeography are welcome. Please contact: zytang(at)pku.edu.cn
一、主要研究方向
1). 植物群落构建、多样性与功能:阐明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理解群落构建机制的前提,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基础,课题组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建立了物种信息和环境信息齐全的 “中国植被样方数据库”,从物种、谱系和功能等多维度研究中国植物多样性的多尺度分布格局与成因,揭示其群落构建的区域分异。
2). 森林动态及树木生长的控制机制 :生长是森林的主要功能体现,也是森林碳汇形成的最主要过程。森林树木生长主要受到物种属性、立地条件、邻体关系以及树木大小等因素的调控,研究不同个体的 生长速率及其控制因素同时也体现了森林群落内物种共存的机制。为实时精确监测我国森林植物生长,研究我国森林碳汇形成以及树木生长的机制,从2011年开始建立“中国东部森林生长监测平台”,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共存以及多 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3). 生态化学计量格局及其与生产力的联系:氮磷计量能够反映生物重要的功能属性特征,群落水平的氮磷元素计量特征直接决定着群落生产力等生态功能。课题组试图通过野外调查,建立从器官、个体、物种到群落层次的元素计量推演关系,阐明群落氮磷化学计量与群落生产力的关系。
4)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评价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途径,其保护成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 键。课题组通过数字化构建了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区空间数据库,试图利用精确的物种分布数据,确定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热点地区及保护空白,并评价现有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体现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现状。
二、主要在研课题
2022-2027. 科技部全球变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课题负责人
2021-2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植物群落生态学. 主持
2021-2025.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 南方山地草地资源清查与评价. 主持
2019-2024. 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植被志(针叶林卷)编研. 参加